退休年龄计算器2025新版

根据新政策,自动计算您的退休年龄、退休时间和延迟退休月数,帮助您提前规划退休生活。

退休年龄计算器

日期计算器

退休政策新动态

2025年5月19日
延迟退休政策正式确定,2025年1月1日起实施
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《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》,2025年1月1日起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,方案将用15年时间,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男63岁、女干部58岁、女工人55岁。
2025年5月19日
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改革方案公布
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改革方案细则,鼓励个人进行养老储蓄,并给予税收优惠,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,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。
2025年5月19日
将养老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发布
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到2035年,中国将全面建成与老龄社会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体系,多层次、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。

退休规划小贴士

1提前做好资金规划
退休后,工资收入会减少,养老金可能不足以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。建议提前5-10年做好财务规划,计算退休后的收入和支出,适当增加储蓄,考虑投资养老理财产品,确保退休后有充足的资金支持。
2持续缴纳社保
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。截至2029年底,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;从2030年起,每年将提高6个月,直至20年。建议职工尽可能延长缴费时间,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,以提高未来的养老金待遇。
3关注健康投资
退休后医疗支出可能增加,建议购买适当的商业医疗保险和重疾险作为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。同时,注重日常的健康管理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体育锻炼,降低患病风险,减少医疗支出。

养老数据统计

28%
2023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
43.3亿
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(单位:亿元)
3.53亿
2023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(单位:人)
3082
2023年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(单位:元)

退休政策演变时间线

1978年
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》和《关于工人退休、退职的暂行办法》,确立了我国职工退休制度的基本框架。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、女干部年满55周岁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可以退休。
1997年
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》,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,并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。
2014年
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,将退休年龄延迟问题正式提上议程。
2021年
《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提出,按照小步调整、弹性实施、分类推进、统筹兼顾等原则,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。
2023年12月
国务院正式颁布《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》,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,用15年时间逐步将退休年龄延迟到男性63岁,女干部58岁,女工人55岁。

退休政策常见问题

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目标是什么?
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,原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的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,法定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一个月,分别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;
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,法定退休年龄每2个月延迟一个月,逐步延迟至55周岁。
可以选择提前退休吗?
根据《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的办法》第三条,职工达到最低缴费年限,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,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。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。
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是怎么调整的?
2029年12月31日前,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,从2030年1月1日起,按照每年提高6个月的节奏,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,逐步提高至20年。
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怎样调整?
从2025年1月1日起,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,按每4个月延迟一个月的节奏,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8周岁,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,按每2个月延迟一个月的节奏,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55周岁。
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怎样调整?
从2025年1月1日起,男职工按每4个月延迟一个月的节奏,用15年时间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。
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待遇有什么关系?
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年限、缴费水平挂钩,与退休年龄密切相关,也就是长缴多得,多缴多得,晚退多得。